在皮革制品的質量戰場中,色牢度是決定產品壽命與消費者信任的核心指標。CSI-271
皮革摩擦色牢度測試儀作為行業標準設備,通過模擬真實使用場景的機械摩擦,精準量化皮革表面顏料或染料的遷移與脫落程度,為制造商提供關鍵性能數據。其測試原理融合了機械工程學、材料科學與標準化評估體系,構建起一套科學嚴謹的色牢度檢測方法。

一、核心測試模塊:摩擦頭的“暴力模擬”
CSI-271皮革摩擦色牢度測試儀的核心動力源于電機驅動的往復摩擦系統,其摩擦頭搭載500g不銹鋼砝碼,可在35mm行程內以40±2次/分鐘的頻率對皮革表面施加垂直壓力。這一設計嚴格遵循ISO 11640標準,通過標準化壓力與速度參數,確保測試結果的可重復性。
二、雙模測試場景:干濕環境的“極限挑戰”
設備支持干燥與濕潤兩種測試模式,通過包裹方形羊毛氈的摩擦頭,分別模擬日常使用中的干摩擦與濕摩擦。在濕測試中,羊毛氈需經二級蒸餾水浸濕至含水率95%-105%,這一細節源于QB/T 2537標準對濕度控制的嚴苛要求。
三、動態評估體系:灰卡比對的“視覺量化”
測試完成后,設備通過對比羊毛氈沾色程度與標準灰卡(五級九檔制)進行評級。這一過程需在GB/T 6151規定的人工光源或北面日光下完成,確保評估環境的中性色背景與標準化光照條件。
四、延伸功能創新:形變控制的“精密手術”
針對彈性皮革的特殊需求,CSI-271皮革摩擦色牢度測試儀配備延伸螺旋旋鈕,可通過旋轉調節摩擦臺面積,使試樣產生最大25%的形變。這一功能在測試鞋面皮革時尤為關鍵——某運動品牌通過模擬行走時的皮革拉伸狀態,發現其產品在15%形變下色牢度下降2級,進而改進涂層工藝,使產品耐用性提升40%。
從靜態壓力到動態形變,從干濕環境到灰卡量化,CSI-271皮革摩擦色牢度測試儀以“暴力模擬+精密評估”的雙重邏輯,將皮革色牢度檢測推向科學化新高度。其測試數據不僅成為產品改進的“導航儀”,更成為行業質量分級的“標尺”,持續推動皮革產業向更高標準邁進。